資料來源:TKB甄戰學習顧問中心

    隨著大學多元入學的管道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同學們已經不再受到「一試定終身」的侷限。相反的,取而代之的是「繁星推薦」以及「個人申請」兩項甄選入學機制。根據教育部的規劃,民國100學年度放寬申請與錄取門檻,大學院校可依其特色訂定招生條件,招收適才適性之學生入學。所以,對於同學們來說等同是「多了兩次機會」來考取更理想的大學科系。

你可能是這樣想的!?

    近兩三年開始,台灣各大學院校的招生形式有了明顯的改變。諸多校系開始從單純筆試的形式,改採取「書面資料審查」加上「面試」的形式,來增加錄取「適合度高」的學生,而非「只會考試」的學生。由此可見,書面資料審查與面試已經成為高中升大學的考試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破除大迷思,大學教授怎麼說

    隨著大學多元入學的管道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同學們已經不再受到「一試定終身」的侷限。相反的,取而代之的是「繁星計劃」以及「個人申請」兩項甄選入學機制。根據教育部的規劃,民國100學年度放寬申請與錄取門檻,大學院校可依其特色訂定招生條件,招收適才適性之學生入學。所以,對於同學們來說等同是「多了兩次機會」來考取更理想的大學科系。

重視「個人與大學科系配適程度」

    有別於考試分發機制,甄選入學機制強調的不僅是學科能力測驗的成績表現(約佔40%-50%),更是強調的是同學們所繳交的書面審查資料與面試表現(約佔50%-60%)。可見在甄試入學機制中,並非強調同學的學科能力表現,而是更加重視同學的「個人與大學科系配適程度」(Individual-Department Fit)。誠如國立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系主任王儷玲教授提到:「以本系大學部來說,申請入學的學測成績只佔整體的40%,其他都由面審查(10%)與口試(50%)決定,可見,除了學科成績以外,本系更重視學生的個人特質表現。」

學測成績:可能聰明反被聰明誤

    然而,多數同學花了近「兩年半」的時間來準備50%的學科能力測驗,卻僅花了「兩星期」來準備另外50%的書審資料。更有很多同學認為學科能力測驗分數高就會錄取,但事實是可能不是如此。東海大學餐旅管理學系丁冰和教授指出:「成績高也不代表你的書審成績就好,像有些成績高的學生書審方面反而感覺就很隨便…這樣我們不可能把成績打高。」所以,這點可能是只在乎自己學科測驗高,而相對不在乎書審與口試的同學值得去反思的地方。當然,如果同學們已經知道書審口試與學科能力測驗一樣重要的情況下,該如何來準備呢?又應該要考量哪些重要因素呢?

怎樣的心態,決定怎樣的資料

    「準備心態」很重要!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林金賢教授說道:「現在的高中生都丟給一些廠商做出一些標準化的東西,其實書審很難打分數,因為你沒辦法知道那是不是他做的」。可見,同學們是如何用心與誠意所製作出來的資料,將會反應在另外的50%成績上。如果能夠用自己的話、用自己的方式來詮釋自己,那麼將會讓審查教授們感受到「真實感」。讓教授們可以打從心中去認識你、感受你、認同你,已經成為最重要的心態建立。

呈現「閱讀者導向」的書審資料

    書面資料你要從老師的方面去看」靜宜大學管理學院院長詹秋貴教授說道,就如同企業在應徵員工一樣,你要站在老闆的角度而不是員工的角度,這樣的「這樣的角色互換是很重要的」!所以,同學們在製作資料的時候先思考一下,這份資料是提供給誰看的?不是高中學校老師、輔導室教你撰寫的老師,而是「欲報考大學之教授」。書審資料是讓評審委員融入你過去活過的日子,透過細膩的描繪生命過程中的精彩紀錄。不要再使用「Ctrl+C(複製)和Ctrl+V(貼上)」的方式,這樣才能製作出閱讀者導向的書審資料。

有系統且有特色的自傳

    那麼同學們該如何來製作書審資料呢?首先面對的問題便是「自傳」。每年各科系大概都會收到超過200份的高中生資料,但是普遍遇到的問題就是同學們無法有系統且差異化的突顯自己的特色。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工學院院長楊文都教授說道:「大部分都是沒有系統內容不夠充實,另外因為沒有系統因此審查老師不能夠去檢視他的成就,尤其是他不能夠凸顯出他的優點與特色或賣點。」因此,如何將過去生活中較零散且片段的生活經歷,利用有系統的呈現,來讓教授們檢視同學們過去的努力成為關鍵。

    此外,有系統還不夠,更重要的會是同學們如何凸顯出自己的優勢與特色。當然,很多同學看到這裡可能就會想放棄了。因為總覺得自己過去沒有很優秀,還是乖乖的準備七月份的考試入學好了。其實,這些都是同學們的迷思。正如同靜宜大學管理學院院長詹秋貴教授所說的:「我們希望看到優秀的,認真的不一定優秀,優秀又不一定傑出,我們相信你一定是認真,但弄了一大堆對你沒有加分的,顯然你頭腦不清楚。」可見,重要的是同學們如何去呈現出個人特色與特質。這些特色並不是一定是優秀,重要的會是「適合」。

不要制式化,只要自我風格(Self-Style)

    但是從筆者近兩三年所主講的高中生講座中卻會發現,很多同學會陷入過去「成功考取學長姐」的迷思,在這樣的迷思下,同學們通常會到高中輔導室借閱學長姐的範本(有時候是直接把名字改成自己的而已)。誤以為只要自己能夠跟學長姐一樣的資料撰寫,就會成功考取。其實同學們都忽略了該名學長姐本身的特色與現場表現,誤以為自己的情況跟他們一模一樣。

    正如同東海大學餐旅管理學系丁冰和教授所說的:「自傳是不是很制式,你如果用的很制式化,我們心中評價就很低了」所以,建議同學當然可以參考,但是不要一味的制式化模仿。「書面審查算是讓評審委員認識學生的第一步…履歷與自傳很容易展現同學的個人特質與特色」國立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系主任王儷玲教授提到。所以,如何呈現出自我風格(Self-Style)成為很重要的錄取因素。

有條理、有邏輯、不緊張的表達

    除了上述的書面審查資料外,另外一個挑戰就是如何「有條理、有邏輯、不緊張」的口試表達。很多同學都會認為口試是一種很「主觀」機制的迷思,但是如果我們換個場景,同學們以後去職場就業,總不能有錄取就說別人客觀,沒錄取就說人家主觀偏差吧!

    其實同學們對口試應該有的認知,不是主觀或客觀的差別。而是同學們是否能夠清楚的表達出自己的意見,才是重要的判斷依據。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林金賢教授指出:「太緊張的講話前後邏輯不太順」、「準備不充分,根本不知道你要做什麼」,這些都是多數同學們的主要問題。當然,會發生這樣的問題多半都是「模擬練習不充分」的原因所導致的。建議同學,要先透過自傳與讀書計畫的撰寫過程讓自己充分了解自己報考該系的主要動機與目標。然後,再透過口試模擬的練習(同學組成團隊、輔導室訓練)來強化自己面對各種題型、各種情境、各種問題。

    正如同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工學院院長楊文都教授說道:「建議學生早一點到學校熟悉環境前一天晚上就早點休息,要懂得放鬆 或許可以拉拉筋、緩和緩和…應答難免會緊張,但深呼吸可以幫助減緩緊張另外多練習也是一個方法。」口試的致勝關鍵就是「演練、演練、再演練」,透過不斷的練習才能讓自己越說越有道理、有說越有信心。

 

 

想知道更多大學甄選資訊請上TKB甄戰學習顧問中心http://www.realgood.tkb.com.tw/

想知道更多升學相關資訊免費名人公益講座第十一屆兩岸國際大學暨研究所博覽會請密切注意財團法人大碩青年關懷基金會網站http://www.taso.org.tw/

想參加今夏非參加不可的營隊嗎?你想還沒進大學就比其他同學優秀嗎?請速加入我們的營隊哦!意者請電洽:02-23315551轉149簡大哥或02-23315551轉212蔡大哥

行銷營http://www.tkb.com.tw/web/pp/epaper/110328_campSale/

新聞營http://www.tkb.com.tw/web/pp/epaper/110408_campNews/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萬試通 的頭像
    萬試通

    萬試通考情資訊站-蒐集中油雇員2012招考,2013中華郵政招考,2013高普考,導遊領隊,國家考試,2013國營事業招考(台電/中油/台水/中華電信/中華郵政/臺灣菸酒/中鋼),移民行政特考,銀行招考情報

    萬試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